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
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,是推动创新、促进就业、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。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,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.46万家。同时,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深化,呈现出平台化、智能化的发展趋势。如何看待这一现象?应分别从中小企业和平台这两个视角加以分析。
对中小企业来讲,全方位基于第三方数字平台开展业务,包括销售、研发、管理控制等,特别是接入大模型平台和云计算平台,有利于优化内部流程,提高质量控制能力和生产效率。在销售层面,近3年也呈现出新趋势,更多中小企业借助TikTok、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国际贸易。
对数字平台而言,在服务多边用户过程中,底层算法正在经历从智能推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深化过程。以算法推荐商品,千人千面的特征明显,并以此为基础精准投放广告获取利润,形成商业闭环。而新的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法,其触角可深入生产流程、产品创新等,有望大大提高效率。
平台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会对中小企业产生很多正面影响,尤其是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。一方面,平台会为小企业提供很多运营层面的公共基础设施,大大降低创业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。企业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生产流程,则能大大降低次品率,降低单位生产成本。另一方面,平台生成的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方位中小企业数据,可以协助外部投资者和贷款机构判断企业融资风险,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顽疾。
当然,不能忽视平台化智能化趋势给中小企业可能带来的问题。平台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,不利于平台内中小经营者,例如通过自我优待、有偏推荐等限制公平竞争,或要求平台内经营者作出排他选择。未来,中小企业将在促增长、稳就业、保民生等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。因此,要进一步抓住中小企业数字平台化智能化机遇,积极解决问题、应对挑战。
一方面,顺势而为,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。例如可考虑出台中小企业上云补贴,至于补贴的方式是发放到平台还是发放到中小企业,可以进一步研究。还要理顺激励机制,形成平台与中小企业相互激发的创新生态系统。
另一方面,鼓励基于平台的数据开发和数据交易。要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,精准审慎使用反垄断和监管政策工具,克服平台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,反对平台经济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,为平台内的中小经营者提供公平竞争环境。
(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杜创)
来源:经济日报 【编辑:曹子健】

经济新闻精选:
-
2025-08-06 19:27:55
-
2025-08-06 19:27:55
-
2025-08-06 19:27:55
-
2025-08-06 19:27:55
-
2025-08-06 19:27:55
-
2025-08-06 19:27:55
-
2025-08-06 19:27:55
-
2025-08-06 19:27:55
-
2025-08-06 19:27:55
-
2025-08-06 19:27:55